语言文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文字 > 正文
我劳动,我快乐
发布日期:2020-12-17    作者:乔燕

 习近平主席说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们身处在劳动创造的新时代,神舟飞天、嫦娥探月、高铁飞驰、网络智能时代,我们的生活因劳动在发生日新月异的改变。劳动造福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

 12月11日,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开展了“我劳动 我快乐”的主题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让孩子 

 ○ 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懂得敬畏劳动 

 ○ 感悟劳动艰辛,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 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 

 ○ 为将来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19世纪末,欧美许多国家的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利益,不断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残酷地剥削工人。那时候,很多工人每天都要劳作14-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工资却很微薄。工人们受不了压迫,逐渐加入到罢工运动中。1886年5月1日,美国和加拿大的几十万工人参加了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遭到残酷镇压。为纪念此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在3年后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每年的五月一日被定为国际劳动节。1920年5月1日,在革命刊物新青年出版的专刊《劳动节纪念号》上,李大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蔡元培、孙中山、陈独秀也分别题词或发表文章。这一天,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劳动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的12月把每年的5月1日定为法定劳动节。至此,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们都陪伴在我们左右,他们是最平凡,最普通却也是最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榜样。我们的孩子,争先恐后地道出身边值得尊重的劳动者,并对如何尊重劳动者的付出所应该做出的努力娓娓道来。

 回归学校的视角,孩子们第一时间能想到的是传授他们知识和技能的老师,这是让我们最感动的瞬间。除了老师以外,在学校默默守护孩子们的还有保安、阿姨和饭堂的叔叔们。没有他们,就没有营养可口的饭菜、干净卫生和安全的校园环境。校园里美丽的身影,用自己的双手和爱心守护着孩子!通过互动分享、跳劳动热身操以及举行扫垃圾比赛,有效引导孩子热爱劳动,促使孩子能够习惯于从劳动中获得各种技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促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集体和主动为他人服务。当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情后,你会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表情。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
地址:上海市复兴中路642号 电话:021-64458304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