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教育的成败,教师是关键。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抓住了教师,也就获得了提高教育质量的主动权,把握了学校发展的根本。下面就我校在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上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作一个简要汇报。
一、 工作回顾与成效
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始创于1902年,从最初“兴女教”开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教育系统的“民主堡垒”学校,直至“复兴”走上“途中”加速发展的今天,我校始终秉持着对过去的珍视,对今天的珍重和对未来的珍爱,走在最前端。尤其是近五年来,在“智慧型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学校现有班级31个,学生864人,教职工100人,其中在岗教师83人,高、中级职称教师60人占72.9%,硕士3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79人,占95.18%,区命名的校级以上骨干教师41人占49.4%,其中区骨干校长实验室1名,市名校长名师后备成员5位,区骨干教师16名。并拥有多位市、区优秀园丁、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德育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十佳优秀园丁、区十佳班主任榜首得主和市人大代表、区优秀党员工作者。
学校教师队伍敬业爱岗、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老中青教师比例呈阶梯型、成长型状态,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学校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全国、市、区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无数。
这一系列成绩和学校声誉的取得,追根溯源,都是因为学校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立足本校的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为出发点,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模式,以教学研究为核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了环境,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扶持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第一,行成共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1、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打造教师专业助长行动计划。
观念决定行动。教育的发展,教改的深入,课程教材改革的推进,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全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学校领导把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重视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学校的建设一项重大工程,纳入三年规划,确立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并且针对本校教师队伍发展中的不足,了解所在学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确立本学校教师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全校性师资发展规划,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2、满足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制订教师个性化发展计划。
每一位教师身上的长处和短处或许是不同的,他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许也不相同。学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100%的新教师参加专项培训,并由专人带教,新教师及时转正并发展势头良好。青年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可塑性很强,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即为学校未来教师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教师的培养需要骨干教师的带教和指导,因此,学校同时也关注中年教师的持续发展问题,这些教师是学校现有师资队伍中的中流砥柱,他们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学校师资发展或培养规划中,他们的发展成为了一片被遗忘的地带。如果不重视这些教师的继续提高,则他们在惯性的作用下,教育教学水平将在原地踏步,随着时间的流逝,甚至出现退步情况。因此,学校密切注意分析这部分教师的情况,帮助他们进行总结、提高,以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学风格。
对于老年教师,学校也时刻关心他们的心理特征,重视他们在学校工作中的带动作用,发挥了他们自身的优势。
但是老中青三代教师的个性特长、教学风格、能力水平等方面毕竟存在着差异,即使同一年龄的教师所处的教学生涯阶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学校要求每个教师结合自身不同情况,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目标,制订适合他们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通过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的实施,提升了以智慧育人理念为基准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新课程改革中,努力完成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使之对学生的关爱、对教材的处理、对新教法的尝试实践、对自身素养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都有不断的追求。从而,使教师专业化水平与学校发展目标达成一致,共同成长。
第二,制度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
1、构建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学校挖掘自身的人力资源,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组织作用,以学校学科带头人工作室为平台,先后确立了陈瑾校长主持的《二期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陈莹书记主持的《学会鉴赏 提升教师人文素养》、黄沁副校长主持的“教会学生思维,创建智慧课堂——生成与预设”等9个校本培训课题,涵盖教育新理念、二期课改学习、信息意识和技术培训、教师心理疏导、英语教师的专业外教培训等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体系,起到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的积极作用。
2、构建以构建以校本教研为主的教研制度,加强智慧型教研组建设。
学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以教师为主体,以专家及其他教研人员为主导,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于研究过程之中。通过备课、说课、做课、评课等多种教研形式,将“问题—设计—行动—反思”融入其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课题意识、设计意识、行动意识、反思意识、交流意识。通过开展主题式、联合式、网络互动式教研活动,提高教研内容与教研形式配置的适切性;通过科研训一体化及校本研修,提高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使教师具有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能力,在个体智慧与群体智慧的碰撞与共享中,激荡出教育教学思想火花。
学校每学期初,通过教师个人申报和教研组推荐的方式确定出示范课执教人员,在全校展示示范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组内公开课要求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增加了教师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为了整合学校新课程研究小组全体教师的智慧,提倡“一人教学,全员参与”,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校制定了“说—听—评—思”的跟进式研课制度,要求各教研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先让每位执教者说课,教案经教研组集体讨论、修订后使用,课后组织所有参与听课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开展网上评课,既要肯定成绩,又要诚恳地指出不足,并为执教者提出建设性意见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通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为教师的学术研究与探索,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加强了教研组、学科备课组的建设,充分发挥“二组”的功能,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涌现了一大批教育教学能手,许多教师在市、区、外省市及海外范围内公开教学获得了众多好评,形成了一支教育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团队。
3、构建以课题项目引领为主的科研制度,提高全体教师课程实施力。
大力开展教研和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课程领导实验室引领下,由教导处、科研室、德育处共同建设、监督与管理三类课程,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开发和引导,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和推行《阶梯式智慧型课程》在我校的全面实施,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增强教师深入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师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提高了教师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突出,全国、市等范围内屡屡获论文等第奖,并在核心刊物上发表。
4、构建以骨干示范为主的导师带教制度,搭建教师优质发展平台。
学校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式的指导,并逐步与区骨干培训体制接轨,以点带面,大力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和帮扶作用,提高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优秀教师的队伍日益壮大,呈现出一批具备较强的教育和研究能力的小名师,在区、市教学评比中成绩斐然,从而带动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尤其是近几年,学校还培养和输送了多名中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后备成员成为区域学校的校长等管理人才和教研员等专业人才,为提高区域教育水平做出了贡献。
第三,优化管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保障
为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有序,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在用人制度、教师评价、教师激励、教师培养培训、物质保障等方面,能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目标,重新配置学校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做到经费投入使用规范合理,注重效益最大化。大力倡导教师参与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和校外培训,鼓励、支持教师攻读硕士等继续教育学位,从而改善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学校还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与交流,并通过华师大校本培训基地和上师大教师专业发展合作共同体输送一线教师出国、出沪、出校考察研究,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层次、学历水平和专业能力。
第四、品牌与辐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每学期,学校以公开教学、研讨会、经验总结、学术报告、科研成果发布等形式,在校内、区内或市内学校进行办学成果的展示、示范、指导,办学水平在区域内得到充分肯定,具有重大影响。学校形象日渐提升,并向全市及外省市广泛辐射,接待无数来访的外省市及国外教育同行,到我校考察、学习、交流和指导,以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向来访者展现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与教师团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采。
特别是学校作为华师大校长培训基地、上师大PDS基地及教育部命名的影子校长培训基地,陈瑾校长每年都要承担来自全国各地学校青年校长的挂职学习指导任务,她总是手把手地将自己在办学、教育和教学中的宝贵经验与这些慕名而来、潜心求教的管理同行们无私分享,为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此外,学校与瑞二小学长期密切合作、稳定地开展结对工作,不仅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研究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实现优秀师资资源共享。我校骨干教师还积极投入区“柔性流动”计划,前往瑞二小学进行支教活动。
同时,作为上师大师范生实习基地,学校认真开展师范生带教工作,为青年后备教师提供了实习的舞台,这次更是作为全区唯一一所被推荐的学校,申报遴选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师范生实习基地,感到不甚荣幸。
我校将借此契机,继续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进一步致力于打造一个互帮互学、合作共进的和谐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努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进一步推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