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校园 > 教育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 发展规划 > 正文
创建“更儿童”的学校——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18-01-10    作者:

 

创建“更儿童”的学校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2015年1月—2019年12月)

1902年,吴怀疚先生创办了“务本女塾”,这便是今天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 以下简称“二中心” )的前身。“务本女塾”不仅是一所学堂的创办,更是“务本”精神的传承。“务本”两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凝聚着人类处世的精华和育人的根本。学校从过去走向今天,一直带有历史敲打的烙印。今天“二中心”的一切发展,都可以从“务本”两字中溯源。历经百年历史积淀,学校现已形成了“仁美、智雅”的优良校风,以优秀学生多,全面素质好,教育教学质量高而享有盛誉。

第一部分 办学成绩与发展机遇

我校秉承“务本”之办学精神,追求生命智慧教育,以“国际视野、本校视角”办学治校,以培养“有理想,学做人;有智慧,会学习;有能力,勤探究;有个性,能发展;有情趣,懂生活”的学生为办学宗旨

一、办学成绩与核心经验

近些年来,我校紧紧围绕“转识成智”这一办学理念,努力把智慧教给孩子,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氛围;以学校为本,从学校百年传统“务本”文化中提升智慧生长的内涵,形成“智慧型学校”之办学特色。

(一)“寻找更儿童的学校”——办学追求的不断升华

“构建智慧型学校”是我校的追求与目标,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追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研室“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历经几年的探索,我们学校逐步构建起了特色学科建设框架和务实的课程策略,坚持不断优化课程实施,潜心研究开发“L—ADDER”课程评估工具……学校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校所有的课程开发实施都是基于儿童的本真,为了儿童的长远发展,力求打造“更儿童的学校”。

学校因此正式提出了“智慧型学校”2.0标准:1、教师首要,尊重、信任、关爱每位教师,为所有教师的发展尽一切可能;2、拥有一批学识丰富、情感细腻、个性独特、富有人文情怀和专业创造力的教师;3、完善教师的各种研究组织和交流平台;4、丰富的专业支持资源,与家庭、社区、社会形成和谐的互动;5、高端规划,自主行动,追随理想,在办学行为中体现高远的追求;6、聚焦“转识成智”,不断进行教育实验,形成卓有影响的成果;7、对照“绿色指标”,努力使全面教育质量获得社会的广发认可;8、不让一个儿童受到忽视和歧视,得不到尊重;9、不让一个儿童失去信心;10、不让一个儿童失去梦想,毫无专长,促成形形色色的小明星;11、完善“阶梯式课程”框架,变“有意义”为“有意思”,丰富儿童的30种学习经历,让课程“更儿童”;12、尽可能多地形成各种各样的爱好者社团和优秀的文学社、校刊、运动队、艺术团和网站;13、不断提供丰富、平等、自由的对话与表演的空间,塑造多姿多彩的竞技活动和才艺展示舞台;14、创造令人留恋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15、学校的电脑房、图书馆、体育场尽可能地对学生最大限度地开放利用;16、努力让学校成为一个温馨的家、有智慧、有情调。

(二)优化阶梯式课程——办学理念的深度落实

近些年来,学校对原有的阶梯式课程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了学校课程的全面优化。

1、通过优化阶梯式课程推动学校特色发展。阶梯式课程的优化旨在努力营造一个倡导自由的思想环境和追求智慧的校园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充满人性的智慧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灵性,使每个孩子都形成独具个性的、完整的智慧体系,从而更加有效地走向五彩缤纷的生活。因此,优化阶梯式课程使我们进一步达成阶梯式课程的核心理念,实现“转识成智”。此外,阶梯式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师生思维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成长,越发突显了我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新发展的价值所在。

2、通过优化阶梯式课程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通过对课程管理组织和制度的完善,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学校课程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由校课程领导实验室负责组织、规划,全体教师参与、调整,二次建构学校阶梯式智慧型课程的整体方案,突出课程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引领与指导作用,提升了学校的课程领导力。此外,通过对教师的各种课程行为进行标准认定与指导,教师的课程意识不断增强,课程行为日益规范,课程执行力日渐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有所提高。通过搭建课程建设这一平台,学校现已培养了一批理论基础好、行动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并带动了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3、通过优化阶梯式课程提高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优化阶梯式课程十分强调“阶梯性”,就是将课程内容按难度低高进行与学生发展的动态水平相切合的阶梯式排列和实施深入“洗牌”,从而更有效地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阶梯式上升。此外,优化阶梯式课程使我们对现有的学校课程框架及内容重新审视,诊断出其中的问题和缺憾,从而使我校课程各阶梯的设置更科学,各课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更优质、更高效。

4、通过优化阶梯式课程丰富课程建设成果。我们借助自主研发的阶梯式课程 “L—ADDER”课程评估工具,建立了较为明确的评价框架和科学、具体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技术与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我们在此方面摸索出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提炼出的课程发展经验,不仅有助于建立健全我校的课程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引领与改进功能,促进我校的课程建设,同时还能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丰富课程评价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同行提供一些启发。此外,我们对课程管理、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等领域的研究,丰富了课程建设的成果。

5、通过优化阶梯式课程引领学生智慧发展。无论是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还是课程评价,我校所有致力于课程的研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关注其潜能兴趣;既关注孩子今天的表现,又为其明天的发展考虑;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此外,通过设计“学校阶梯式课程的评价方案”, 我们为每一个学生打造记录其小学阶段学习过程和成长经历的《二中心学生智慧成长的足迹》,从“点”、“状”、“面”形成纵横严谨的方阵,以评价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科研强校——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随着学校规划的深入实施,学校领导越来越意识到教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源泉。以龙头课题统领学校发展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大亮点,并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切实形成了学校管理风格。我们紧密围绕学校的发展确立课题,开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统整学校工作,推动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有序发展,实现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的良性互促,把管理和科研作为学校腾飞的双翼,以管理促稳定,以科研促发展,达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最终目标。

1、以龙头课题为主线,引领各学科整体发展。学校的龙头课题《走上智慧成长的阶梯—优化阶梯式课程实施研究》,成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领导力的签约项目。学校以此为契机,加大对课程建设的研究,统领全体教师对阶梯式课程进行二次规划与调整,通过增、删、改、优等策略优化阶梯式课程的设置框架,通过教材文本的审核与修改及课堂提效优化阶梯式课程的实施效果,通过评估工具的制定与使用优化阶梯式课程的评价过程,由此我们又进行了《阶梯式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研究》。2014年学校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L—ADDER”课程评估工具的开发及其使用研究》,其目的在于根据学校课程的要求,借鉴分级评价的思想,开发“L—ADDER”课程评估工具,明确其架构和具体操作,构建各维度的观测点及各分级具体标准,并检验该工具与我校课程情境的适合程度。初步试用阶梯式课程“L—ADDER”评估工具,并进行修订,使其适合我校的课程情境,并以此推进学校课程变革,加快学校课程建设。除此之外,学科类的市级课题都以其高端的品质引领着学校各学科的整体发展,有效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区级课题为核心,骨干教师勇于实践。近些年来,一些由骨干教师独立主持,教研组成员参与的课题被列为区级课题,如学校课题《阶梯式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研究》,英语学科的《基于实践-反思的小学英语校本研修模式的探索》均被列为区重点课题;《阅读在小学自然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培养小小男子汉——小学课堂教育中男孩教育的研究》被列为区一般课题,《终身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案例研究》、《基于阅读的语言实践活动整体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被列为区青年课题,这些课题研究成为学科发展的核心要素,使教师由教书匠转向研究者。

3、校级课题为基础,形成学科研究序列。为了树立“科研兴教”的意识,普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校课程领导实验室与科研室多次组织相关专题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研究案例解析、专家指导和个别辅导等形式,为全体教师搭建学习和实践的平台,鼓励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校级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组小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学会思考,学会反思,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质量。科研的引领使管理更有效益。学校声誉日益提高,在市区均享有称道,并在外省市同行中进行教育改革的展示和示范;教师团队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呈现了一批小名师和管理骨干,不仅获奖、出书、出教材等成果累累,更重要的是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形成了“智慧型学校”这一鲜明的办学特色的雏形。科研能力已融入了一部分教师的血液里,较大部分的教师有科学研究的头脑和创新实践的方法,逐渐形成“智慧型”组织文化。

(三)“启发式 少而精”——课堂教学的华丽转型

我校在 “转识成智,构建智慧型学校”办学理念指导下,追溯百年老校教育发展轨迹,赋予学校教学传统精华“启发式,少而精”以新的内涵。

我们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在学校龙头课题的引导下,根据各年段不同学科要求和特点,纷纷制定并细化《学科发展规划》。有了这一行动纲领的依据,学科团队就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与努力方向,并能有计划、有目标地奋勇前行。《学科发展规划》成为了指导学科团队建设的专业蓝本,它能引领教师正确的教学行为,全情投入规划的实施之中,构建“睿智课堂”。

在我们眼里,学科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固着点”。首先,打造学科教学特色。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以“启发式,少而精”为目标,力求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其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学科教学特色。语文:读味、写味、品味;数学:主体化、生活化、大众化;英语:开放、融合、实践;科学:做科学,重体验,善发现;体育:趣味、合作、进取;音乐:玩中体趣、听唱中感美、演中悟妙;美术:重合作,勤创新,勇实践。此外,老师们还以教研组共同研究的形式,自主开发了一套具有本校教学特色的习题库。其次,建立学科教学模式。在这些学科特色的基础上,我校各科教师系统化地梳理、归纳、实践学科教学模式,使得各学科教学模式逐步清晰,改善了仅单纯、零散的分布在教学中的现状,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不仅为后续教学模式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也为学校今后的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语文:“读写品”感悟模式;数学:以“探究”为主体的模式;英语:“融合——实践”的模式;科学: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模式进行教学,同时以探究为核心;体育:“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模式。音乐:利用讨论、创作、游戏和探究等方式,形成探究教学模式;美术:表达创作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最后,我们依据现今的课程改革理念,与学科特色相结合,汇编《“启发式,少而精”课堂教学模式案例集》,为老师们搭建创设平台,分享教学成果,闪现智慧之光。

我们还不断完善“务本讲稿”与“务本精典”,使之系统化和精致化。我们优化学段作业设计,以“有效开发设计长作业”为宗旨,将“少而精”与“优而活”的思想相融合,形成“务本精典”系列,注重追求个性化作业设计。

(四)“名”、“特”、“优”——教师队伍建设的不断探索

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感受到成功、成长的愉悦是教师专业化和谐发展的根本。学校精心设计三大培养策略,通过“爱在二中心、动力在二中心、成才在二中心”等一系列激励手段,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爱在二中心。学校借助网站、教师论坛的互动平台,以“感恩”和“微笑教师”为主题,开展系列成长活动,发动教师把握身边真实、感人的动情瞬间,展示乐观、可亲、专业的好老师形象,并勇于向周围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事、组员表达自己由衷地感谢……从而,让老师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在人与人交往中能学会始终用一份真诚的情去关爱别人;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欣赏别人;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馈别人,变“文人相轻”为“惺惺相惜”,从而为教师成功,名师成才打造宽广的舞台。

2、动力在二中心。学校积极推行智慧型教研组建设,形成智慧型教研组评价机制。加强教研组研讨氛围,完善单元式备课,做到资源共享。学期初,通过教师个人申报和教研组推荐的方式确定出示范课执教人员,在全校展示示范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组内公开课要求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增加了教师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为了整合学校新课程研究小组全体教师的智慧,提倡“一人教学,全员参与”,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校制定了“说—听—评—思”的跟进式研课制度,要求各教研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先让每位执教者说课,教案经教研组集体讨论、修订后使用,课后组织所有参与听课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开展网上评课,既要肯定成绩,又要诚恳地指出不足,并为执教者提出建设性意见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通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成才在二中心。“名校”需要“名师”支撑,而“名师”更需要“名校”扶植。随着卢湾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作为百年精品学校的二中心,对打造“高精尖”的教师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坚持择优引进、优化组合、综合培养,实施涵盖师德建设、专业发展、形象提升等培养教师综合素质的“名师”工程。近年来,二中心先后有8位教师被评为中高级职称,他们中有特级校长、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或市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基地成员。在学校管理、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领域中培养了一批卓有建树的青年,享有较高声誉。同时,学校大胆任用和培养青年教师,在给予充分信任和关心爱护的前提下,给他们压重担,让他们挑大梁,在名师和专家指导下健康成长,促岗位成才。学校先后选派了多名优秀青年到美国、加拿大、英国、香港等地脱产学习,回校后还在市、区层面上进行交流。青年教师在全市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均获得一等奖,学科遍布语、数、外以及社会、美术、自然等,而获得区百花奖教学一二等奖的老师更是不胜枚举……此外,还有多名教师被评为市新长征突击手、市优秀园丁、市德育先进个人、卢湾区新长征突击手、先进工作者、区十佳园丁奖、区德育先进个人、师德标兵提名奖、区十佳班主任光荣称号等等。

(五)“优雅、诚信、睿智、淳朴”——校园文化建设的灵境凸显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在传承百年校训“温诚勤朴”的基础上,予以校训新的内涵:

温——由“气质温和”转变为“优雅和谐”。蕴含着气质优雅,灵活协调之说。诚——由“以诚待人”转变为“交往诚信”。蕴含着交际广泛,诚信待人之说。勤——由“勤奋学习”转变为“勤于优化”。蕴含着转识成智,善于优化之说。朴——由“生活简朴”转变为“纯朴务本”。蕴含着生活纯朴,务本求实之说。

在“构建智慧型学校”的办学目标指引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校推出了“学生一日创意实践活动”的课程。它以创意实践为核心,整合多门学科,从“创意厨房”和“创意手工”两个方面入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手脑协调配合的能力,制定出适合本年龄学生创意实践的具体项目。

二中心“优雅、诚信、睿智、淳朴”的校园文化蔚然成风,并带动姐妹学校、牵手学校共同发展,给予区域各学校多方支持,优化和共享了教育资源,也不断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二中心校园文化对外的辐射作用。

二、学校发展的空间与机遇

(一)学校内涵的进一步提升与特色发展的突破问题

学校立足“构建智慧型学校”的发展愿景,稳步发展已达到核心化阶段,进一步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固学校内涵发展之基;精细的教学常规管理,夯学校内涵发展之体;规范的校本教研,展学校发展之翼;和谐的校园文化,扬学校内涵发展之帆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目标。

如何通过领导推进新的市级项目的实施和总结,开发课程评估工具,紧抓课程文本、睿智课堂和学生智慧发展的评价,凸显智慧型学校应有的学术文化,以教育创新为动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办学水平,创建“更儿童”的学校,把自己的特色经验与队伍向外辐射,影响和带动一批学校的发展,成为一个办学联合体的核心或示范性学校,成就社会真正公认的“名校”,是面临的新的挑战。

(二)未来的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转型问题

学校在“转识成智”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只有挖掘更多契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程生长点,不断优化课程实施,我们的办学特色才可能真正形成。基于学校实际,从课程改革的视野,对学校阶梯式课程的课程建设、内容设计、推进措施等进行整体规划,是未来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个别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还较弱,需加强指导和监控。拓展型课程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评价维度、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应更多元化。

其次,在着力构建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更儿童”的睿智课堂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开展“启发式,少而精”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推广先进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具有校本特点的睿智高效课堂新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能,逐步形成特色学科,提高课程的品质,也是重中之重。

(三)特优教师的培育与教师团队专业成长的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校长的办学思想、课程理念、改革设想等,最终都要依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执行力强、富有创新与进取精神的教师队伍来实现。这里,我们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特优教师的培育问题;二是教师专业团队的打造问题。作为二中心的教师,要对“二中心”有强烈的品牌认同感和责任感,以创建“更儿童”的学校理念为指导、落实到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或许我们每个教师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个体,但是作为“二中心”整个教师团队必须力臻完美。因此在打造二中心完美团队的进程中我们还需不懈努力。

(四)学生心灵成长与学校德育品牌建构问题

创建更儿童的学校首先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顺应时代的要求,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关注学生心灵成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培育起来,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学校如何进一步落实家长教育的要求,提升家长的参与水准,并努力建构智慧型德育体系,完善智慧型德育课程以及评价标准,以及推进智慧型德育活动开展,制定并落实活动评价标准,都是下一步攻克的难点。

第二部分 学校教育哲学与发展愿景

一、学校教育哲学:智慧型学校

“构建智慧型学校”是我校的追求与目标。何谓“智慧型学校”?智慧型学校是基于“转识成智”的假设和价值追求,由此生成学校的做事方式和文化内涵的一个特定概念。智慧型学校是能够充分认识自己所在位置和前进方向,能将学校的潜力不断转化为显性发展状态和自身能量的学校。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位置,明确并坚持教育改革的方向,有充分的“内知觉”,能采取有效的学校变革策略,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智慧型学校。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办学梦想与追求!

我们认为,学校教育应引导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要成为有智慧的人,成为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人,具有化知识为智慧的能力,也就是具有“转识成智”的能力,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战略定位:创建“更儿童”的学校

推行“精品教育”的这一区域教育定位背景之下,我们对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定位是:聚焦儿童成长与发展,在“塑优雅有智慧的教师、育文雅有特长的学生、办典雅有特色的学校”方面着力。

——塑优雅有智慧的教师。以“智慧型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营造适合教师发展的文化,打造优雅有智慧的教师群体,实现学校发展的软着陆。

——育文雅有特长的学生。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创建“更儿童”的学校。

——办典雅有特色的学校。基于“务本”到“尚智”这一办学理念的突破,不断超越自己、丰富自己,以创建智慧型学校为主旋律,锐意改革,努力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鲜明。

三、发展目标:聚焦儿童成长的目标体系

未来五年,学校将围绕“构建“更儿童”的智慧型学校”这一战略定位,我们把学校发展目标分为内涵性目标、实验性目标、主题性目标和条件性目标四个方面:

(一)内涵性目标

1、继续以科研统领学校发展,形成独特的二中心学术文化。继续围绕龙头课题““L—ADDER”课程评估工具的开发及其使用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校变革的创新力。

2、进一步丰富“智慧型学校”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优雅、诚信、睿智、淳朴”的二中心校园文化,全方位构建一种尊重、理解、沟通、信任、和谐的人文环境,形成“更儿童”的文化景象。

(二)实验性目标

1、推进“更儿童”的课程改革实验,促进儿童心智的成长。从课程目标、课程方案、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角度进行全面优化,让全体二中心学生能得益于不断完善的校本课程,使孩子们的心随着学校课程的发展而活起来。

2、进一步推进特色学科建设实验,丰富学科课程,不断挖掘开发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为学科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力;深入实践,积极开展“高效睿智课堂”的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主体性目标

1、立足教师发展优势,用专业提携幸福,以智慧破解难题,在涌现一大批优秀教师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品牌教师及大师级教师,让更多“名特优”的教师成就二中心名校发展。

2、增学生之心智,强学生之运用;扩学生之眼界,强学生之信心;增学生之实践,强学生之创新,使之成为真正的“有理想学做人,有智慧会学习,有能力勤探究,有个性能发展,有情趣懂生活”的新时代小学生。

(四)条件性目标

1、以和谐为前提,以制度为保障,以激励为手段,积极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让学校人、财、物等有效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2、不断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及教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努力优化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形象和文化品味。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重点项目

一、智慧型管理与学校文化建设

(一)理念

制度在左,文化在右。

(二)目标

1、以项目为抓手,形成“智慧型学校”应有的文化,释放集团连锁效应;

2、凸显“智慧型学校”的管理特质,倡导“马上办”文化,提升管理效能。

3、注重学校文化管理,利用学校特有的价值元素创造“智慧型学校”的文化内涵。

(三)措施与过程

1、落实项目管理——聚焦两个核心项目,形成特色

(1)“L-ADDER”课程评估项目。通过领导推进新的市级项目的实施和总结,开发课程评估工具,紧抓课程文本、睿智课堂和学生智慧发展的评价,凸显智慧型学校应有的学术文化

(2)集团化办学项目。学校发展已达到核心化阶段,如何把自己的特色经验与队伍向外辐射,影响和带动一批学校的发展,成为一个办学联合体的核心或示范性学校,成就社会真正公认的“名校”,发挥学校品牌文化的集团引领效应。

2、推进现场管理——形成“马上办”的文化,提升管理效能

(1)对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在平时工作中发现管理漏洞,逐一完善各条线制度建设,以硬性的规章制度和软性的协调和凝合、约束为表现形式,有效促使各条线的工作效益,为营造和谐校园提供保障。

(2)对学生的管理与指导:“以生为本”,形成集体信念和价值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使学生具备学校所倡导的智慧型核心精神和核心能力。

3、注重文化管理——构建优质育人环境

(1)文化活动管理:进一步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

(2)文化媒介管理:充分发挥校园网、红领巾电视台、少先队广播站、校园橱窗、班级壁报、校刊等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

(3)文化创意管理:继续思考学校创意空间的设计和利用,以空间培育课程,以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4)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4、植入价值管理——“智慧型学校”50条

(1)围绕“智慧型学校”, 查阅资料,编辑《“智慧型学校”50条》(教师研修手册);

(2)全校教师学习《“智慧型学校”50条》:分组学习,全校聚焦;

(3)举办“智慧型学校”专题论坛,全校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认识,亮观点。

(四)标志性成果

1、专著:《“L-ADDER”课程评估》;

2、教师研修手册:《“智慧型学校”50条》。

二、阶梯式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深度转型

(一)理念

丰富经历,转识成智。

(二)目标

1、课程建设:通过课程结构的再次规划与调整进一步完善“阶梯式课程”的体系,利用课程研修和课程管理评估等手段优化“阶梯式课程”的实施过程,提升“阶梯式课程”的品质,为学生的智慧成长提供丰富的体验。

2、课堂转型:以睿智课堂N招和睿智学习法的实践为依据,健全丰富睿智课堂的建设,将平面的知识机械传授转变为立体的灵动智慧型课堂。

(三)措施与过程

1、深化“阶梯式课程”

(1)进一步完善“阶梯式课程“体系。一是从活动的角度进一步丰富“阶梯式课程”。建立并逐步完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博物馆日”和“创新实践活动”课程,并将其纳入到现有的拓展型课程框架中,进一步丰富“阶梯式课程”体系。二是从学科的角度进一步完善“阶梯式课程”。根据学生的课程需求,以目前“阶梯式课程”框架下的某些课程作为主干课程,开发并建设与主干课程内容相关相辅的系列学科课程群,实现课程的综合性与全面性。

(2)进一步优化“阶梯式课程”实施。一是从课程研修角度进一步优化阶梯式课程的实施。建立拓展型课程教研团队,加强专业指导的频度和力度,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以“我的精品课程“展示活动为推手,为拓展型课程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促进拓展型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从课程评估角度进一步优化阶梯式课程的实施。加强《“L-ADDER“阶梯式课程评价》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完善评价工具的研发和使用,使评价发挥调节和改进后续课程教学的功能,为提高课程效益服务。三是从课程策略角度进一步优化阶梯式课程的实施。聚焦“增、删、改、优” 四大课程优化策略,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并由对课程内容的策略研究逐步拓展到对课程目标、课程类别、课程管理和课程教学等领域的策略研究。

(3)进一步提升“阶梯式课程“品质。一是从课程逻辑的维度进一步提升“阶梯式课程”的品质。修订学校整体课程规划,凸显办学理念与课程理念的对接、育人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对接、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接、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的对接、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对接,使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更趋一致。二是从龙头课题研究的维度进一步提升“阶梯式课程”的品质。从《阶梯式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到《阶梯式课程优化实施的策略研究》、《阶梯式课程的评价研究和实践》,近些年学校始终以“阶梯式课程”为龙头课题,引领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阶梯式课程”的统整与架构、优化与完善、逻辑与策略既是一种解构,也是一种建构,通过这些课题的一脉相延和深化研究不断提升学校的课程品质。

2、深化睿智课堂

(1)进一步健全“睿智课堂”的建设。一是以启发式,少而精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落实E-F-P-R校本研修活动精致化要求。E:依靠网络,聚焦主题,海绵式学习。F:专业引领,筛选精华,淘金式学习。P:现场实践,丰富感性,体验式学习。R:总结提炼,深化研究,反思式学习。】二是根据实践——展示的研修活动情况,以重点学科为引领,通过反思——提炼等手段,积累基于标准的教学策略方法落实的有效经验。【案例示范:A名称:瞄准靶心;B理念与意义;C操作要点或方法;D案例;E注意事项】三是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汇编成《睿智课堂N招》,推广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使之系统化。四是开展走入名师课堂微论坛等系列专场活动,形成睿智笔谈等丰富的感性认识,推广启发深刻的教学智慧,并聘请专家点评,进而反思学习。

(2)进一步推进“睿智学习法”的实践。一是围绕睿智学习法这一主题内容,进行注重学生学法的习得,学习经历的获得,问题意识的形成、品格意志的修炼等方面策略、途径的初步探索与研究实践。二是开展寻找我的标杆课堂”活动。通过网络学习,动员学科教师积极查找“我最欣赏的教师”有关资料,包括其成长历程、教学主张(教学风格)、教学实录(设计)、相关评价等,开展浸润海绵式学习。进而从喜欢的名师身上汲取精华,并付诸于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三是进一步深化睿智学习法研究,总结提炼,编辑《睿智学习法集》,内容包括以下四篇:第一篇:知识是智慧的阶梯(学生学法的习得);第二篇:丰富学习经历(学习经历的获得);第三篇:问题比答案更重要(问题意识的形成);第四篇:我的未来不是梦(品格意志的修炼)。

(四)标志性成果

1、《睿智课堂N招》。

2、《睿智学习法集》。

3、《我的标杆课堂》、《睿智笔谈》(系列资料)。

4、完善“阶梯式课程”系列教材。

三、智慧型教师与学科团队建设

(一)理念

做过学会,做好学活。

(二)目标

1、个人发展:确立个人发展目标,在不同的展示舞台上谋得发展空间。

2、团队成长:立足学科发展,完善校本课程研发,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内容与措施

1、深化“琢玉计划”

继续以“琢玉行动”为指导思想开展教师梯队建设。(1)依据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教学特色,制定《智慧型教师2.0标准》,确保我校高端名师团队发挥教学引领的作用,营造资深成熟的前辈教师提携年轻新手的带教氛围,传承品牌教研团队的优良传统。(2)围绕学校新一轮龙头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落实区级骨干教师提炼“教学主张”,形成基于教学主张的个人科研课题。(3)区级骨干教师能根据教学主张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广泛吸引学校教师参与聆听、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成长目标。(4)区级骨干教师能基于教学主张,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开阔眼界,立足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进行学科类专项课程开发,逐步完善校本课程的研发。

2、推进“小苹果计划”

“小苹果计划”的培养对象为工作五年以内的入职新教师和见习教师。结合学校作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契机,为新教师的职业初期的个人发展保驾护航。(1)在每个学期搭建“我的追美课堂”展示平台,运用评价量表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仪态、教学技能进行持续性的跟踪,为新教师发展提供契机。(2)归纳提炼出“新教师的5项修炼”,旨在将教师职业所必须经历的基本功训练与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从心理与生理方面协助新教师能顺利步入新的工作岗位。

3、深化学科团队建设

各科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师团队的中流砥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教师处于事业发展瓶颈期时,学科团队建设应更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持续性发展。(1)合理安排教师参加各层面培训,面向全体教师,均衡学分。合理监控教师“360学分”的研修情况,挖掘多种渠道,让教师获得专业学习的机会。(2) 以学科为单位,建设“1+X”学科课程群,推进特色学科建设。继续以“阶梯式课程”的思想为指导,分学科完善校本学科课程的研发并落到实处。(3)以学科为单位,形成“智慧学习N法”,推进学科学法指导。结合校本练习的设计,逐步形成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法指导手册。

(四)标志性成果

1、骨干教师:《智慧型教师——N位教师的教学主张》(涵盖教学主张、教学建模、教学设计与课程设计)

2、《我的追美课堂》,(配以课堂教学评价表,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上课实录与教研,精彩片段分享与反思等内容)

3、《新教师的5项修炼》(手册),(涉及与同事合作的心向、微笑面对学生、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课堂用语N句、教师衣着与礼仪等内容)

4、1-3个学科完成“1+X”的学科课程群项目,并初步撰写与之相匹配的“智慧学习N法”手册。

四、智慧型德育与儿童心灵成长

(一)理念

心灵比心情更重要。

(二)目标

1、进一步落实家长教育的要求,提升家长的参与水准;

2、建构智慧型德育体系,完善智慧型德育课程以及评价标准;

3、推进智慧型德育活动开展,制定并落实活动评价标准。

(三)内容与措施

1、推进精品化家长学校建设。

(1)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编写《“智慧型父母”30条》,形成我校家长学校教材;

(2)家长学校活动推进:聘请专业人士,经常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提升家长教育孩子的意识和素养。

(3)修订已有家委会工作制度,完善家委会的活动机制,共同参与学校事务商榷,打造学校管理“智囊团”。

(4)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促进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2、深化智慧型德育研究,开展智慧型德育系列活动。

(1)申报关于“智慧型德育”的课题,形成智慧型德育的系列成果。

A推进《小学德育课程资源与学科整合主题项目化建设实践研究》实施。

B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实验区”项目研究,推荐优秀课程的实施过程。

(2)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专业引领。推进“教师学法”校本培训课程和“向日葵”导师项目,创建交流平台。

3、开展智慧型德育评价研究,制定相应的活动评价标准,依托《星梦成长册》实现德育系列活动的五年阶梯式体验评价,记录学生成长历程。

(1)建立智慧型德育评价体系,形成项目活动评价细则。

(2)开发“二中心德育活动评价”阶梯,形成评价项目系列化。一是“淘淘丫丫”成长评价手册。开发“淘我丫”超市运营机制,发行“淘淘丫丫”粘纸、“淘淘丫丫”章、“大拇指”章、“皇冠”章。二是深入运行“星宝宝”评价机制,拓展星宝宝的受益面和活动方式。三是家长学校倡导“二中心表扬信”,弘扬家庭教育成功范例。

4、推进“智丫丫 慧淘淘”系列活动,提升少先队工作的童趣魅力。

(1)成立“智丫丫 慧淘淘”少先队活动“品牌库”,创立长效的品牌活动,如星宝宝、小小园艺师等项目。

(2)推进“我有我的好习惯系列”、“予人玫瑰 手有余香”系列活动,培养感恩、责任、自立等品质。

5、推进德育课程化建设,优化德育课程实施。

(1)深入推进“淘淘丫丫创智坊实践活动日”课程,优化各年段项目设置,提高学生设计能力,打造小小设计师。

(2)完善“博物馆日”课程,推动课程教学整合。

(3)“城市寻美之旅”课程,如寻找田子坊的美等系列课程。可以结合L-ADDER课程评估项目,为项目提供具体案例。

(四)标志性成果

1. 家长学校课程:《智慧型父母30条》

2. 出台德育活动评价标准,依托《星梦成长册》实现德育系列活动的五年阶梯式体验评价。

3.“智丫丫 慧淘淘”少先队活动“品牌库”。

4.德育系列课程以及德育课题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学校各项重点发展项目与行动计划构成了“智慧型学校”的发展蓝图:

第四部分 学校发展思路与保障条件

一、发展思路

(一)创新驱动,务实求真,特色发展

“构建智慧型学校”,从根本上说是实现育人目的的追求,是对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的立足,是适应未来社会对成才需求的谋划。我们要努力探索促进学校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紧紧围绕“创新驱动 务实求真 特色发展”的主题,从科研文化、课程教学、师生发展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入,全面推动学校发展,为学生提供成长的更大选择空间。

(二)想新办法,做有效事,成个性人

学校将继续以科研为引领,清晰头脑,厘清思路,锁定学校愿景,再塑“智慧型学校”的教育价值和学术文化,不断优化实施载体,沿着“更儿童”的“阶梯式课程”的理想目标和发展轨迹,追求洋溢“师生生命”的无限活力和诗性智慧。

全面提升教师修养,让教师在不断追求理想和信念的同时,学会体验,体验教育的快乐,学会感受,感受教育的幸福。用激情去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让其自由地质疑批判,自由地思考探索,自由地表达思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塑造有个性的“二中心”人。

(三)把准方向,做成事情,出好成果

坚持“更儿童的学校”之方向,坚持“智慧型学校”之理念,把做事与出成果有机结合,把成人与成事有机结合,坚持做好事与出好成果有机统一,成优秀人与成大事、有影响事有机统一。

二、保障措施

(一)系统设计: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战术

学校通过历史的积淀、现实的整合,经过校长与全校教职工的共同探索,以逐步形成了先进的办学理念、促进了教师育人观念的转变和方法的改进,形成一种全新的办学氛围。我校的现代化智慧型学校的管理,已经由单纯依靠指令性的行政管理和经验管理走向以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为指导的现代创新型管理,确立科学的办学思想,建设学校科研文化成为我校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不竭动力。

(二)巧用评估:撬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杠杆

以课程评价为切入口,进一步优化课程,更是实现我校办学目标、提升学校办学特色的必然选择。通过评价来增强学校课程设计的科学性,提升课程领导力;通过评价来放大学生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评价来规范教师的课程行为,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评价来探索课程发展规律,提炼课程发展经验。

(三)注重绩效:发挥教育经费的最大效能

继续加大对教育特别是教育软环境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并确保投入教育经费合理化;进一步加强教育经费分配的公开化、透明化,以增进教育经费使用绩效。

(四)安全优先:切实把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学校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抓手,完善各类安全卫生制度,加强安全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建立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为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优化学校环境氛围,保障师生平安健康。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
地址:上海市复兴中路642号 电话:021-64458304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4147号